現在人外出,幾乎都會自帶一支水瓶,隨時補充水份。我想除了環保意識因素外,近年來食安紛擾,迫使人們為了健康,必須做出相應的選擇。這情形在十幾年前,除了小學生會被要求帶水壺外,其他身份的人幾乎都是外飲族。因為便利性,殊不知多少毒物或髒物就透過這個便利的漏洞,逐漸滲入人體內。
曾幾何時,人們開始注意外飲的內容是否健康?是否合乎衛生標準? 所以開始自帶飲水外出,任何事情的發展就像進化論的精神,人處在問題中,會逐漸進化解決的方法。自帶水瓶就是一個進化的方法。然而,社會每走一步,就會有另一層次的問題產生。人們開始發現,盛裝食品或飲料的容器材質,塑化劑與重金屬等汙染問題時有披露報導,才又警覺到,光自帶水瓶是不夠的,水瓶材質是否安全合用? 成為大家關切的議題。
以我來說,常常碰到很多人問我,外出用的水瓶或水壺,到底用哪一種材質才安全?基於食品容器安全的宣導,個人覺得應該要整理出來,讓使用的大眾有進一步的認識。基本上,外出水瓶的材質有三大類:
塑化類、金屬類、玻璃類,每一類的材質都有其優點也有其限制性或缺點。
以塑化類來說,輕量性及價格低是優點,但是編號1到7號的塑化材質,常讓人搞不懂。簡單來說,若重複性使用,則7號的聚碳酸酯(俗稱PC)材質較適合,但在製程上會添加雙酚A (BPA),這是一種環境賀爾蒙,對人體是不好的。另外一種tritan材質,宣稱不含雙酚A,但畢竟這也是一種塑化聚合材質。
對於塑化材質的水瓶,我建議不要裝熱的水,即便該商品號稱可以耐熱,此外,也不要拿來裝酸性或鹼性的飲料。雖然規格上可能註明耐酸鹼及耐高溫,但不要忘了,塑化材質不耐磨損,使用久了,內壁會產生微刮痕,除了藏污納菌躲異味之外,也可能容易釋出化學物質。
另一種材質是金屬類,不鏽鋼是最常用的材質,尤其雙層真空瓶,保溫及堅固是其優點。但畢竟是鐵與其它金屬的成份,對酸鹼的承受度較差,有時也可能買到非食品級的鋼鐵材料,所以有被釋放微量重金屬的隱憂。
第三種是玻璃類材質,也是人類文明史上,使用歷史最悠久的材質,可說是目前最安全穩定的食品容器材質,所以高檔的酒水、醋飲、醬料與醃漬物都是以玻璃盛裝。基本上,耐酸鹼,不釋放化學物質或金屬離子。若以ㄧ個常常使用的水瓶來看,玻璃類是最耐得起時間的考驗,唯一的缺點是要小心防止摔破。
文章後面,為大家整理出不同材質適用性的總表,如下: (下一篇,筆者將針對不同種類的玻璃,為消費者解釋如何選擇,敬請等候。)
留言列表